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久久伊伊香蕉网站,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legend id="5j2wt"></legend>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wǎng) > 昌都

      國旗飄揚“西藏解放第一村”

      2021年04月26日 10:48    來源:新華社    記者 薛文獻 陳尚才
      分享到:    

      到過“西藏解放第一村”昌都市江達縣崗托鎮(zhèn)崗托村的人,都會感受到紅色歷史和文明氣息。錯落有致的井欄式藏家新居,戶戶屋頂飄揚著五星紅旗,有的家門口還停放著小轎車、大卡車。

      崗托村位于川藏交界的金沙江畔。1950年10月上旬,昌都戰(zhàn)役打響。10月7日夜,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北集團左路軍在這里強渡金沙江,經過激烈戰(zhàn)斗,于8日下午擊退駐守的藏軍。崗托村由此成為“西藏解放第一村”,也成了進軍西藏的橋頭堡。

      70年前的崗托村,和西藏其他地方一樣,群眾生活在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絕大多數(shù)人是農奴。“我們要給領主家支沒完沒了的差役,吃飽穿暖是奢望。駐扎在這里的藏軍經常欺負村民,奸淫婦女?!苯衲?9歲的普巴回憶說。

      當年的解放軍戰(zhàn)士,給普巴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解放軍幫助我們翻身解放,不吃我們一粒青稞,不拿一針一線。那時我還小,經常跑到營地附近看解放軍訓練、打籃球,在那里第一次看電影,第一次吃到米飯,他們對我們特別好?!?/p>

      通過解放軍,普巴和村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見到了五星紅旗。從此,紅色的種子在心里生根發(fā)芽。

      1969年,普巴參軍入伍,守衛(wèi)邊境。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參軍、入黨,就是想做和他們一樣的人,保家衛(wèi)國。”

      退役回村后,普巴擔任村里的生產隊長,帶領村民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和對新生活的憧憬,崗托村推廣良種,新建水渠,種植冬小麥、豌豆、蕎麥等作物,由一季變成兩季,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最驕傲的是大家都能吃飽飯了。”普巴說。

      改革開放后,崗托村實行包產到戶。1955年出生的多嘎記得,他們家分到了3畝地和1頭耕牛,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全村人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有的精耕細作,提高生產,有的外出做木工活、開車跑運輸,發(fā)展多種經營,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16年以來,脫貧攻堅戰(zhàn)在“世界屋脊”上打響。

      今年58歲的永紅,從1996年至2019年先后擔任村委會主任、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爭取上級支持,組織群眾擴建村道、重修水渠、發(fā)展紅色旅游,建起黃牛養(yǎng)殖場和清油加工廠,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村民收入不斷增加,家家戶戶蓋起了兩層小樓。

      獨特的紅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讓崗托村成為許多進藏游客的第一站。近年來,江達縣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潛力,開辟了以金沙江十八軍渡口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景點,圍繞旅游業(yè)發(fā)展起的民宿、馬匹出租、舞蹈表演、景點解說等服務,成為村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隨著國家對金沙江大橋和川藏公路不斷提升改造,買卡車、跑運輸成為村民增收的另一渠道?!澳壳?,崗托村有16戶村民運營30多輛貨車,靠運輸走上了致富路?!痹鴵未甯刹康亩喔抡f。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已成為越來越多崗托群眾的自覺行動。多嘎有兩個兒子,均已大學畢業(yè)?!昂⒆觽兛恐R改變了命運?!?/p>

      幾十年來,崗托村一代代村民傳承紅色基因,艱苦奮斗、苦干實干。永紅介紹,崗托村現(xiàn)有126戶593人,在校中小學生148人、大學生48人,已畢業(yè)大學生25人;2018年底崗托村33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202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2552元。

      每逢重大節(jié)慶,崗托村家家戶戶都會自發(fā)在屋頂換上嶄新的五星紅旗,以表達對黨的感恩和對祖國的熱愛。

      “現(xiàn)在全村人衣食無憂,生活幸??鞓罚@在舊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永紅說,“接下來,我們還要積極參與到鄉(xiāng)村振興中,進一步提升水電路訊網(wǎng)等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能力,將全村打造成歷史厚重、村容整潔的紅色打卡地,讓家家戶戶吃上‘生態(tài)飯、旅游飯’?!?/p>

      責任編輯:唐朕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