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久久伊伊香蕉网站,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legend id="5j2wt"></legend>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shù)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非遺 > 手工館 > 藏香

      次仁平措:矢志傳承,只為那一抹幽香

      2015年05月14日 16:36    記者 魏山 楊正林
      分享到:    

       

      1

      次仁平措(左一)在演示如何搭配各種原料。魏山 攝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民間也意識到藏香制作技藝傳承的重要性,許多人開始學習制作技藝。在次仁平措的傳授下,目前西藏全區(qū)已經有7人掌握了直孔藏香的制作。

      藏香是藏族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也是藏傳佛教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原產于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āng)直孔梯寺的直孔藏香,因吸取傳統(tǒng)藏醫(yī)名家配藥精華,以嚴格的手工工序、獨特的配方以及不添加任何動物原料而倍受尊崇。2008年6月,直孔藏香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次仁平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直孔藏香的傳承人,同時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

      1946年出生于拉薩的他,在7歲那一年便離開疼愛自己的父母,離開溫暖的家,離開平日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被迎到了位于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āng)的直孔梯寺。因為他被選為直孔梯寺阿貢活佛第二世。

      自此,次仁平措便與寺廟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后來他還俗離開寺廟,又重新踏上世俗人的生活軌跡,開始上學、工作、娶妻、生子、直至退休后開起了公司。但當記者找到他的時候,一眼仍然能看出他深深的佛緣。

      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有著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完美的結合。時尚的書柜里除了各種書刊外,最顯眼的就是各種佛像以及不同造型的法器等。

      而次仁平措就在這里安靜地翻閱著經書。身旁,一支藏香隨著裊裊香煙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淡香,令人情不自禁地進門后先來個深呼吸。

      “直孔藏香以嚴格的手工工序、獨特的配方以及不添加任何動物香料而倍受尊崇。該香具有祛病除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養(yǎng)神益智、清潔空氣、殺菌消毒驅蟲、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功效?!弊谟浾呙媲暗拇稳势酱雰婶W已略生華發(fā),在柔和平靜的目光中透露著一種很難見到的安詳。雖然他的普通話說得還不是很流暢,但聊起直孔藏香卻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他說,當自己被選為活佛來到直孔梯寺后,便有老師開始講授各種功課,除研習經文外還包括繪畫、做面具、各種法器等。而年幼的他似乎對藏香的制作更情有獨鐘,即使現(xiàn)在回憶起來,很多細節(jié)仍然記憶猶新:

      直孔藏香的原產地就在墨竹工卡縣門巴鄉(xiāng)直孔梯寺。據(jù)說,直孔噶舉派創(chuàng)始人覺巴·吉天頌貢(1142-1217年)開悟成道后,為弘揚佛法,融合顯密教法,創(chuàng)立“大法印五具教授法”,撰寫了《七支法》。這《七支法》中“供養(yǎng)法”是最重要的一支法,詳細撰寫了藏香的制作辦法和供養(yǎng)的功德,后又在歷代高僧大德的努力下積極吸取傳統(tǒng)藏醫(yī)名家配藥精華,不斷完善。終以嚴格的手工工序、獨特的配方和宗教開光程序以及不添加任何動物香料而倍受尊崇。

      在先人們智慧的凝練中,直孔藏香的生產工藝已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技術基因,成為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當然,其制作過程也復雜而漫長。

      第一道工序自然是上山采集各種原料。因為藏香當時主要就是用在宗教禮儀上,所以制作過程要求以圣潔為主,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神靈的不敬。因而,常常被選為香料的麝香、穿山甲在這里是沒有蹤跡的,所用原料也只是各種植物,因此,也被大家稱作“素香”。

      第二道工序是把已經采集回來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手工磨制成粉,然后進行熱處理(熬)去毒,再進行晾干。同樣因藏香是佛前供奉的必要之物,所以在搓揉之前,事先要洗手和清洗器具,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藏香的質量,更重要的是要洗去內心的雜念,一塵不染,心如明鏡。

      第三道工序是在晾干的粉中再次加水發(fā)酵,冬天大概需七天左右,而夏天在時間上就會縮短些。很多時候,為了延續(xù)最初的圣潔與虔誠,就是用的水都需要經過高僧大德來念經加持。

      接下來是成型工序。在此之前還要加入一種天然的膠粉,然后再把發(fā)酵好的木泥放在石板上用手一支一支地捏直。這是制作藏香一道很關鍵的程序,要求成型的藏香成筆直的線條狀。在這過程中,筆直的程度考驗著制作者的堅毅與耐性。

      最后一道程序是晾曬。晾曬過程同樣相當重要,不能長時間暴曬,只能是在陽光充足但溫度不高的地方擺放。這是由于藏香原料的配制過程中,水的比例較少,這樣能夠使香料更多,香味更純正。

       

      2

      已經制作好且試點的直孔藏香。楊正林攝

      一支貌似簡單的藏香,在千呼萬喚中至此而成。它收藏了全世界最純凈的陽光,蘊含著雪域高原最單純的香氛,默默地在裊裊升起的香煙中訴說著藏地人虔誠的信仰。

      在次仁平措意味悠長的回憶中,也夾雜著對這門技藝興衰沉浮的感慨。“以前,直孔藏香不是很普遍,只有在周邊地區(qū)流傳,范圍很小,主要供直孔法王和寺廟高僧使用。除此之外,當時的制作工具很簡陋,制作者也比較少,我記得當時只有兩三個喇嘛能做,后來都去世了。”

      但由于種種原因,到了1959年次仁平措還俗,走出寺廟開始上學、工作、娶妻生子的世俗人生活。但是,他的心中仍然裝著過去的記憶,依然牽掛著藏香。

      由于“文革”等因素,加之原本掌握直孔藏香配方和技藝的人就很稀少,以及原材料稀缺等原因,致使直孔藏香制造藝術瀕臨失傳的危險!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次仁平措整日憂心忡忡。等到1998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休后,他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也不顧自己開始衰老的身體,開始為直孔藏香四處奔波。

      因為,當時在寺廟的時候年紀不大,又時隔多年,藏香制作的某些細節(jié)已經模糊,為此,次仁平措反復查閱各種資料,四處拜訪相關人士,并在2001年跟嘉黎縣某醫(yī)院負責人合作,利用其豐富的藥材豐富、人員設備等優(yōu)勢,反復試驗,不斷完善。

      苦心人天不負,經過多年的努力,次仁平措終于恢復了直孔藏香制作技術和配方,并開始有成品面世。

      “市場化是一個大趨勢,要讓直孔藏香不失傳,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市場?!卑凑者@樣的思路,次仁平措拿出多年的積蓄,于2007年成立了西藏直貢文化藝術交流服務有限公司,推廣和傳承直孔藏香成為重要業(yè)務。

      在次仁平措的個人努力之外,一個更大的國家行動正在進行。2006年,中國啟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當年便有一大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國家名錄,受到保護。2008年6月,藏香制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千年的直孔藏香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次仁平措因為是直孔藏香制作技藝的正宗傳人,成為這種技藝的國家級傳承人。

      “藏香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多虧了國家的重視和扶持,我們的直孔藏香才有了今天?!比缃?,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次仁平措在拉薩市內和墨竹工卡縣分別開辦了藏香制作作坊,年產藏香2噸多,除了在西藏區(qū)內銷售,還遠銷北京、上海、臺灣等地。

      記者跟隨著次仁平措來到了位于拉薩河畔次角林村的制作作坊,其實也就是他租來的一個農家小院。里面有五六個工人正在忙活著,成包成包的制作原料擺放在各個角落,以及散發(fā)著淡淡清香的正在發(fā)酵或已配好的香料。次仁平措介紹,直孔藏香共有140多種草木原料,可配出30多種香型,有靜心安神、殺菌消毒、凈化空氣的作用。當年鬧“非典”或“禽流感”時,不少人都會用藏香去消毒,因為這里面含有很多藏藥成分,功效顯著。在2010年,直孔藏香作為西藏藏香的唯一代表在首屆非遺博覽會上喜獲銅獎。

      次仁平措說,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民間也意識到藏香制作技藝傳承的重要性,許多人開始學習制作技藝。在他的傳授下,目前西藏全區(qū)已經有7人掌握了直孔藏香制作技藝,看著老祖宗傳下來的這項技藝正在逐漸枝繁葉茂,次仁平措由衷地感到高興。

      但是,對于將來的發(fā)展,言語間仍然可以看出次仁平措有著一絲絲的擔憂。他說:“直孔藏香只有世俗化、民間化、市場化才會給這項技藝帶來更大的傳承力量,才會真正發(fā)揚光大。但因為藏香各種原料價格較高,又多是手工制作,所以成本很高,在市場上銷路并不是太理想,基本上每年處于收支平衡狀態(tài),有時候甚至處于拆東墻補西墻的境地。另外一個就是選擇繼承人也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必須要招那些是真正熱愛藏香而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者?!?/p>

      夕陽西下,對次仁平措的采訪也即將結束,一句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莫名涌上心頭。

      記者觀察:

      次仁平措認為在國家的支持和保護下,直孔藏香只有世俗化、民間化、市場化才會帶來更大的傳承力量,才會真正發(fā)揚光大。藏香要想形成產業(yè),自身更要選擇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眾所周知,藏香之所以獨特,除了手工制作外,主要在于原料天然,且大多為青藏高原珍貴的藥用植物。為了避免長期采摘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相關部門仍需制定相應措施,積極加以引導,讓藏香一路走下去并能夠一路走好。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