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久久伊伊香蕉网站,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legend id="5j2wt"></legend>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非遺 > 文藝館 > 舞蹈

      大山深處的精粹

      2015年05月14日 16:37    記者 劉桂池
      分享到:    

      4

      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碼。

      桑日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自2007年啟動,在自治區(qū)、地區(qū)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取得了較好的進展。目前,達古扎年、巴朗卓舞、達古石鍋制造技藝及曾期貢布卓巴舞都已經先后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這些非遺項目大都深藏大山之中,作為當地人祖祖輩輩的生存方式而被繼承下來。

      達古村,非遺項目石鍋制造技藝的所在地。在公路開通之前,那里的人們依靠牛皮船度過雅魯藏布江,沿著羊腸小道將石鍋出售到外面的世界。

      達古扎年(原屬達古村,該村現名為東支巴村),村子里每家每戶都懂得的彈唱藝術,經世世代代人的傳唱流傳至今。

      曾期貢布卓巴舞,集宗教儀式與歌舞娛樂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據傳,創(chuàng)作歷史已經有800多年。

      我們驅車行駛在顛簸不止的“搓衣板路”上,一邊看著懸崖峭壁膽戰(zhàn)心驚,一邊慶幸公路的開通,讓外界人得以走進這些深藏于大山之中的文化精粹。

      不管旅途多么艱辛,當走進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時,經過歲月沉淀的文化氣息,以及傳承人執(zhí)著的堅守,讓我們瞬間為傳統(tǒng)文化所折服。它們如同千百年靜靜綻放在角落的花朵,能走進它們,是一種幸運;能讓它們更好地被保護、傳承下去,是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應該擔當的責任。

      3

       

      責任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