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久久伊伊香蕉网站,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legend id="5j2wt"></legend>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醫(yī)治“藥荒” 管理不能“撂荒”

      2016年05月11日 09:30    來源:新華社    記者 姚友明 劉旸
      分享到:    

      近來全國多個城市出現“藥荒”,其中不乏魚精蛋白這樣的救命藥。一些患者因此不能及時手術,病情被耽誤。面對“藥荒”,相關部門應盡快“出手”,拿出系統(tǒng)性方案,疏導藥品供應鏈中的梗阻,絕不能讓管理“撂荒”。

      一些救命藥短缺并非偶發(fā)事件,魚精蛋白5年前就曾大規(guī)模斷貨。目前,在一些縣級醫(yī)院,治療農藥中毒的氯解磷定和部分抗癌藥的供應形勢也非常緊張。如果說前些年的“藥荒”與藥品市場定價偏低、藥企生產積極性不高有關,那么為何在去年國家放開藥品價格后,今天依然會出現廉價救命藥品“斷供”局面?人們至今沒有得到合理解釋。

      廉價救命藥一般具有藥理作用獨特、可替代性差、利潤低且臨床需求不確定等特點。以往政府職能部門曾靠緊急協調或一紙命令等方式抑制“藥荒”,但實踐證明,這種做法難以根治頑疾。藥企往往在“藥荒”后很快迎來生產過剩,滯銷帶來的虧損令企業(yè)不堪重負。久而久之,這種惡性循環(huán)最終轉嫁到患者身上,讓很多人深受其苦。

      在與人民健康安全息息相關的藥品等領域,政府部門應以有效的制度設計激發(fā)藥企生產積極性。例如,對生產公眾基本用藥的定點藥企采取適度補貼、減免稅收等措施,引導和規(guī)范生產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市場行為,平衡藥品市場的供求關系,補足相關產業(yè)鏈的發(fā)展短板,確保公眾用藥需求得到滿足。

      想要根治“藥荒”,相關部門還應對申請廉價常用短缺藥生產并符合資質的企業(yè)予以支持。盡快完善公眾用藥儲備、預警等一系列安全保障機制,從制度執(zhí)行層面保障藥品供應,像保障重要民生物資那樣對危重病人和慢性病患者需要的常備救急藥進行科學的供應管理。唯有如此,醫(yī)生才能“有方可開”,患者才能“有藥可醫(yī)”。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