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久久伊伊香蕉网站,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legend id="5j2wt"></legend>
      新聞熱線 0891-6325020

      數字報系

      移動端
      您當前的位置:中國西藏新聞網 > 雪域時評

      深刻理解“三個都要”原則的科學內涵

      2021年08月23日 16:36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曹水群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期間,對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提出了“三個都要”原則要求:要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學習理解“三個都要”原則的科學內涵,對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奮力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fā)展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強調的是西藏高質量發(fā)展必須依靠各族群眾同舟共濟、團結奮斗,體現了“一切依靠群眾”的科學理念。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發(fā)展進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的主體,因而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明確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绷暯娇倳洀娬{:“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蔽鞑厥歉髯迦嗣窆餐_發(fā)的,西藏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社會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這一彪炳千秋、利澤萬代、亙古未有的歷史功績,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發(fā)展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將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不斷促進各族群眾相親互助、團結奮斗,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西藏才有繁榮進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來。

      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要求我們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反分裂斗爭教育、新舊西藏對比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教育結合起來,多謀長久之策,多行固本之舉。要加強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打牢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在西藏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基礎上推進發(fā)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筑牢高原兒女共同維護祖國統(tǒng)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鋼鐵長城。

      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要求西藏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人心和力量匯聚到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建設中來。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產生的根源和基礎,社會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生系著民心,是黨的執(zhí)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源,是最大的政治,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民生改善的社會存在,才能產生人心凝聚的社會意識,民生改善是人心凝聚的基礎和前提。和平解放前,西藏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住房,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F在,通過實施農牧民安居、城鄉(xiāng)保障房建設等系列工程項目,2020年西藏農牧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41.46平方米,城鎮(zhèn)居民人均自有住房面積達33.4平方米。安居才能樂業(yè),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西藏各族群眾住房條件的改善,從一個側面見證了民生的巨變,民生巨變也帶來了老百姓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變遷。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來,西藏各族群眾生活和精神面貌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所到之處感受到了大家對過上好日子的幸福之情、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正如藏族民歌所唱“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邊,共產黨來了苦變甜”?!拔迨鶄€民族再唱山歌給黨聽,民族兄弟姐妹心連著心,我們攜手和諧家園”,歌曲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凝心聚力共建和諧家園的精神風貌。

      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要求準確把握西藏工作的階段性特征,堅持用改善民生的務實舉措凝聚人心。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更加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和民生實事;要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要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tài),讓老百姓享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個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市民滿意不滿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作為城市工作的評判標準,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各族群眾將精氣神凝聚到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上來。

      堅持所有發(fā)展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強調西藏高質量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這是堅守人民立場的突出表現。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就是為廣大的人民大眾爭取自由、民主、平等、尊嚴和福利,就是解放全人類,就是最終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人的發(fā)展狀況的最為凝練而根本的概述。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共產主義是使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痹凇顿Y本論》中,馬克思再次強調,“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是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與歷史上其他人道主義的實質區(qū)別在于,馬克思主義并非抽象地談論人的價值、個性和尊嚴,它力圖通過活生生的實踐去最大限度地爭取和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通過創(chuàng)造相應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真正去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當家作主,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保障;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西藏社會制度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扎實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極大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改善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社會大局更加穩(wěn)定,經濟文化更加繁榮,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良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xù)提升。所有這一切,都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現實基礎,因而是從根本上堅持和發(fā)揚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的根本價值。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為主觀體驗和心理感受,它們產生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獲得感產生的前提條件是物質產品和精神生活的不斷豐富;在獲得感和安全感兼具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幸福感;安全感是獲得感和幸福感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西藏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唯有如此,老百姓在充分滿足吃、穿、住、用、行等物質需要外,還有條件滿足求真、向善、愛美、自我實現等精神需要,人們的活動領域、生活空間、發(fā)展方向將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每一個人都將在更大程度上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廣大人民群眾“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勢必躍升至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將發(fā)展與共享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處理好,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把老百姓的利益獲得、幸福追求、安全保障切實統(tǒng)一起來。

      (作者單位:西藏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何寶霞    

      相關閱讀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xié)議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