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拉薩訊(記者 鹿麗娟)近期,詐騙分子利用疫情期間部分人群收入減少、部分小型企業(yè)復工復產急需資金周轉等情況,在社交網絡、短視頻平臺、網頁等渠道傳播辦理貸款的虛假信息,通過收取中介費、預付利息、保證金等方式實施詐騙。
拉薩反詐中心民警晉米說:“今年以來,中心共立76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p>
在這些案件中,辦理貸款、信用卡實施詐騙的有45起,這類案件多發(fā)人群在20—40歲的人群之間,大部分是因為資金緊張在網上申請貸款的過程中被騙。
日前,返回拉薩半月有余的小乙在瀏覽QQ空間時,被“為幫助企業(yè)復工復產,解決融資困難,我公司可提供低息無抵押貸款”這則廣告吸引。因有一筆大額貨款需要支付,小乙填寫了個人詳細信息下載了“金融貸款”APP,并主動聯系客服申請貸款。對方以放貸需要繳納保證金、刷交易流水、購買保險等為幌子,要求小乙向指定銀行轉賬,致使18萬余元被騙。
然而,就在小乙被騙的前一天,他才跟入戶進行反詐宣傳的民警碰過面,可惜他當時沒仔細聽完民警說的內容就出門了。
民警在此提醒:
陌生電話中只要一提到“銀行卡”,請一律掛斷。
陌生電話中只要一提到“中大獎”,請一律掛斷。
陌生電話中只要一提到“稅務、公檢法”部門要求您轉賬匯款時,請一律掛斷。
陌生短信發(fā)來的鏈接,請您一律刪除。
微信上陌生人發(fā)來的鏈接,請您一律不要點擊。
只要提到“安全賬戶”一律是詐騙。
萬變不離其宗,貸款騙術多種多樣,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騙錢。只需記住凡是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費用的100%都是詐騙。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