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沿西南方爬上一片緩緩南傾的臺地,這時,老遠望去,便隱約可見一片房舍。索朗平措說,這是格巴人住的卡布村。
解放前,這里與內地的聯(lián)系幾乎完全隔絕。據(jù)歷史文獻記載,珞巴這一族稱,來源于藏族對居住在珞渝地區(qū)的人的習慣性稱呼,意為“南方人”。在拐彎處的加拉莎和邦辛一帶,住著米新巴部落,在達木、卡布地區(qū),住著米古巴部落,在墨脫東南部印占區(qū)的仰桑河兩岸,居住著達額木部落……此外,還有希蒙、巴達姆、堅波、博嘎爾、博日、校波、民榮、米鳥等20多個部落,他們都是珞巴族的組成部分。墨脫境內的珞巴又分為東貢、達昂、當布、亞讓、龍工、米仁、格林等十余個支系。
據(jù)史料記載,珞巴族是青藏高原東南部一帶的古老群體中的一支或數(shù)支蕃衍而來的。峽谷處的米古巴部落主要由波覺和嘎南兩個氏族組成。傳說他們是從波密遷來的。
又據(jù)索朗平措講,峽谷處的珞巴人是從山洞里出來的。傳說,珞巴人的祖先是從浪錯湖上的巖洞里出來的。珞巴人出來時,一個老人因舍不得巖洞里的水,便用葫蘆瓢帶了一瓢水,不慎摔了一跤,將水潑到地上形成了今天的浪錯湖……老人的子孫就是后來的米古巴人。
我們爬上村頭,山泉從山洞里流來。眺望村寨后面的山洼,茂林深葉已染上夕陽的殷紅。田畦里瓜藤上架,花蕾待放。在平緩的開闊地上,有南向、西向、東向的人字木樓20多幢。系竹木結構,離地約2米高的數(shù)十根圓木樁作底架,分為三層,下層放柴禾圈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堆放辣椒、工具等雜物。屋頂用竹席鋪搭,更多的是用草、稻秸、棕葉覆蓋;墻壁地板用竹席或小竹、竹片、木板編排而成。村旁,用竹子破開的引水槽架在空中,彎彎拐拐,向南、西、東輸送著泉水。一群小孩在溝槽下喧鬧,裙裾搖曳的婦女在溝槽流瀉的水池里打水。每幢木樓前有木棚,每個欄圈里有奶牛、豬仔、羊羔……一股牲口的尿尿味傳來,我聞到了“世外桃園”的清香。
我們來到了一戶珞巴人家里。上木梯,看見門口有一個用榿木刻的男性生殖器,有一米多長碗口粗,龜頭上還涂了紅顏色;進屋后見天花板上也有男性生殖器。經(jīng)過了解才知道,珞巴人對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據(jù)說一來可以避邪,二來表示人丁興旺。主人叫嘎青,50多歲,口噙竹制煙斗,牙齒很黑,臉上的皺紋很深,眉毛濃黑,腦后的頭發(fā)披著,腦前發(fā)齊眉,穿著典型的墨脫珞巴人服裝:上身白布短襯衣,下身花短褲,赤著腳,腳上的繭子很厚。
主人起立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主人嘎青坐在樓門正對的右邊,那是男主人席;左邊是女主人席,坐著女主人;右側是客人席,坐著我們一行七人;左側是陪客席,坐著村干部旺杰;背向樓門為晚輩席,坐著主人的一兒兩女。然后,主人給我們烤老鼠吃。只見他用一截竹子從老鼠屁股里捅進去,放在火上烤,一會兒用嘴吹兩口,再烤,烤得黑瞿黢的,牙齒惡狠狠的齜出唇外,眼睛圓圓地鼓了出來,長尾巳一圈圈地卷起,隨后用刀子刮掉毛灰,洗凈,再把老鼠肚內的東西掏出來扔到樓下,又把老鼠剁成一截一截的放進石鍋里,放上辣椒、鹽什么的,老鼠肉做好了,主人說嘗嘗吧,我們都用手撕著,味道絕頂?shù)拿?。主人見我們吃了老鼠肉,很是高興。據(jù)嘎青老人講,此外,老鼠肉還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先在火上燒烤,毛燒光之后連著內臟一起切碎,加上鹽巴、辣椒煮熟吃;另一種是連毛一起切成段,放進竹筒中在火旁烤,什么時候來了貴客什么時候打開竹筒請客人食用;吃的時候把帶毛的皮子撕去。
同時,嘎青老人盛情地請我們喝酒。珞巴族的酒分兩種,一種為白酒,一種為黃酒。據(jù)主人介紹,用玉米、雞爪谷、達謝等煮好拌曲后,裝在大葫蘆內封釀,釀成后放在漏斗形的竹筐或竹筒內加水濾出即為黃酒,是人們常喝的;釀好的酒經(jīng)過蒸餾可制成白酒。珞巴人喜歡以自釀的雞爪谷酒待客,以示敬意。珞巴人太熱情了,女主人跪在地上,用瓢端來黃酒,我喝一口,她添一次,酒碗始終是滿的。最有意思的是女主人在添酒前,倒一點在手心里,“噬”喝一口嘗嘗,表示酒是干凈的沒下毒。
飲完酒,女主人又把飯端上來,是大米和玉米渣做的米飯,還有瓜菜、烤肉、辣椒……按照珞巴人的風俗,飯菜由女主人按人頭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放在半邊竹筒里。我們學著主人的樣子,用手抓吃,別有情趣。
夜晚,圍著火苗熊熊的火塘,嘎青老人為我們講述珞巴族的民間傳說和故事。閑談中,我們自然地問到了珞巴人的宗教信仰。嘎青老人說:“我們的信仰叫萬物有靈吧,山有靈魂,樹有靈魂,連動物也有主人。”
說到這里,村干部旺杰為我們作了說明:珞巴人還是原始共產主義,上山打獵,回來平均分配,每人一份。珞巴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全和萬物有靈有關,牲靈、神靈、鬼魂、妖魔……珞巴人稱為“吾勇”。他們認為,吾勇種類繁多,無所不在,因而十分崇拜山神。在觀念上,高山峻嶺、懸崖峭壁、巖洞溪澗,古樹怪石、泥石山川都是吾勇隱居的住所;山上生長的植物,林間棲息的動物都由吾勇管轄。因此,人們出獵、出征、外出交換……須殺牲祭獻山神。如每次進山狩獵,從離家到返回要進行七次祭祀儀式,給山神奉獻雞、飯和酒。人們崇拜風、雨、雷、電、冰雹等自然現(xiàn)象。祭祀大地、森林是珞巴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內容,凡砍伐、翻土、播種、除草、收割、開倉……都要擇吉日殺牲祭祀。在砍樹或開荒后,出現(xiàn)生病、死亡等不幸事故,認為是樹神在作祟,須終止開墾或請巫師殺牲攘解。珞巴人認為,虎、獅、豹、狼、野牛、毒蛇、毒蟲等猛獸均由“吾勇”管轄,因而有許多祭祀活動和禁忌。具體講,有圖騰崇拜。珞巴人認為,他們自身與自然界中的某些動植物、無生物、自然現(xiàn)象和生產工具等有著一種神秘的關系。他們信仰的圖騰有虎、豹、熊、猴、野牛、水獺、豬、牛、羊、狗、老鷹、烏鴉、布谷鳥、蛇、刀、太陽、月亮……多達30多種。珞巴人的圖騰崇拜又和圖騰神話結合在一起?!赌嵊⒔忝脤づ渑肌肥晴蟀腿岁P于虎、刀圖騰來由的神話。珞巴人對圖騰物有一系列崇拜儀式和禁忌,不準獵虎,視虎為他們的祖先。
還有各式各樣的宗教活動。珞巴人相信包羅萬象的字宙皆受鬼神的支配。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動輒請巫師探神問鬼。巫師有卜卦師“米劑”和祭神跳鬼師“紐布”兩種?!懊讋睔㈦u取肝,從肝呈現(xiàn)的顏色、粗細、明暗、凹凸、平陷、圓扁及紋絡的曲直、折向、起迄點等征象,判定吉兇、貧富、離合、壽緣、旺敗、豐歉、觸犯何種鬼神、所需何種祭品?!凹~布”除具有“米劑”的職能外,還以祭神跳鬼的禱詞、咒經(jīng)、模擬動作、祭獻犧牲和占卜等方式,為人祛危求安,免災招益。巫師除為病人驅鬼治病、為死者祈禱外,還主持氏族或村寨祭祀和神判等各種巫術活動。珞巴人認為,靈魂沒有牢固地附在人身上。為此,巫師將一根羊毛和三粒串珠施以巫術后戴在患者脖子上,就可以把靈魂穩(wěn)住,免遭鬼怪引誘和勾走。在珞巴人中,凡家人被殺或殺害他人,甚至無意獵殺了圖騰動物虎、豹、蛇、野牛、水獺……都要舉行相應的送魂儀式,以示鎮(zhèn)壓,人們相信通過驅趕或模擬巫術,家人才能平安。
珞巴人還有一些禁忌:婦女禁吃雞肉,酒肉、釀酒糧禁止其他人摸動,認為他人摸動了會帶來吾勇,而使酒曲失效酒發(fā)酸;妻子生小孩后至嬰兒肚臍帶脫落期間,禁止丈夫外出勞動;妻子懷孕兩三個月后,禁止丈夫參加捆綁尸體和豬牛,禁忌殺牲……
珞巴人的婚姻和喪葬也很奇特。珞巴人除了買賣婚姻和包辦婚姻外,還有試婚制。珞巴人認為,父系血緣不能婚配,姨表不能婚配。據(jù)嘎青老人介紹,珞巴人的試婚比較自由,一個小伙子到了十七八歲就自己去找情人,很少有不發(fā)生性關系的,然后由男方家長去女方家提親,得到同意后,男方去女家住三年,白天為女家勞動,可以同居。三年后,如果雙方愿意就結婚;如果不愿意就賠給對方一些東西。一般情況是男方不同意結婚的多……
珞巴人的喪葬除了土葬外,就是樹葬。樹葬就是死者的尸體,放在死者生前用過的藤筐里,掛在村頭的樹枝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曬。嘎青老人說,人死了,尸體變成蟲子,靈魂卻去了“極樂世界”,尸體用白布包裹,不能用帶毛的東西,因為毛是牲畜身上的,包了的話來世會變成牛馬。
突然,收錄機里響起了流行音樂,主人的一兒兩女跳起了現(xiàn)代舞。
我問村干部旺杰:“他們怎么不跳格巴舞?”
旺杰告訴我,珞巴舞大都是巫師跳的。珞巴人在行獵之前或行獵歸來,為了祭灶神、山神,專門由巫師降神表演,神靈附體,全身抽動。過去珞巴人很少跳,何況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就更不喜歡了。
珞巴人刀耕火種、刻木記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他們總是要變遷要發(fā)展前進的,到過珞巴村寨的人都這樣相信。
關于我們 丨聯(lián)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wǎng)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