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吐蕃時期印度、尼泊爾藝術及唐朝漢文化的傳入,到宋朝時受到克什米爾、于闐及敦煌藝術的影響,西藏繪畫藝術始終在開放、包容、吸納、融匯的態(tài)勢中前行,在長期的鉆研、學習中形成了獨具特色并享譽世界的唐卡藝術。
借鑒和再塑 三大畫派應運而生
長期以來,在吸收了不同地域的各種繪畫元素后,西藏技師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出獨具特色的唐卡作品。其中,尤以明中期勉唐、欽孜及后期噶瑪嘎赤這三大主流畫派的產生,標志著西藏繪畫藝術開始從700多年外來文化的影響中逐漸剝離出來,走上了一條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也進一步擴大了唐卡藝術的影響力和輻射面。
勉唐畫派最大的貢獻是從理論到實踐為西藏本土繪畫藝術開拓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吸收了印度、尼泊爾佛造像中的精美圖紋等內容,但又淡化了來源于印度的波羅古典樣式,還突破了齊烏崗畫派棋格式構圖及一味的紅藍色彩基調,取而代之的是吸收了漢畫中的青綠山水。勉唐派在后世人才輩出,更受到格魯派的支持,使其成為畫壇的主要流派。17世紀后期的新勉畫派更是鼎盛一時,成為唯一正宗的宮廷畫派和畫壇霸主。
欽孜畫派于15世紀中葉由山南貢嘎·欽孜欽莫大師所創(chuàng)立。這位大師與勉唐·勉拉頓珠是同門師兄,均師從于畫師多巴·扎西杰波。該畫派與薩迦畫派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尼泊爾風格及齊烏崗畫派基礎上融入了一定的漢地繪畫因素發(fā)揮創(chuàng)造而成。在造型上,欽孜欽莫大師注重實物寫生,極善于描繪動物及人物的細節(jié)。在色彩上則傳承了齊烏崗畫派,喜用厚重、單純的原色,形成色彩飽滿、對比強烈的藝術效果。
噶瑪嘎赤畫派始創(chuàng)于16世紀下半葉,此畫派最大的特色是突破了固定化、程式化的傳統(tǒng)模式,在勉唐派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風格上比衛(wèi)藏的勉、欽畫派更為解放。在二維平面空間上融入三維的透視畫法,講究層次的變化、距離的遠近,是17至18世紀西藏繪畫的新主流。
另外也有尼泊爾畫派、齊烏崗等其他畫派。
200幅唐卡作品亮相唐卡藝術精品展
唐卡因其風格多樣和高超的繪畫藝術,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追捧。于是,各種各樣的唐卡展示平臺便應運而生。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以下簡稱“唐卡藝術節(jié)”)是國內最具權威性、參與面最廣、水準最高的唐卡藝術盛會。唐卡藝術節(jié)旨在向大眾進一步宣傳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瑰寶的唐卡藝術,展示唐卡悠久的發(fā)展歷史、獨特的文化內涵、精湛的繪畫技藝,呈現精美作品及優(yōu)秀人才;充分發(fā)揮唐卡藝術節(jié)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推動西藏同國內外文化、經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擴大唐卡藝術的影響力和輻射面,推動唐卡藝術的保護、傳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樹立拉薩 “中國唐卡之都”新名片,使“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逐步成為重要的國際唐卡文化品牌盛會,鞏固和發(fā)展西藏作為唐卡藝術發(fā)源地的引領作用。
跟往年一樣,今年的唐卡藝術節(jié)同樣精彩紛呈,其中,作為唐卡藝術節(jié)的重頭戲,今年的“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從國內外唐卡藝術家、著名畫師、傳承人、收藏家、唐卡畫院、寺廟等單位和個人推薦的2000余幅作品中,最終選出了200幅作品作為第四屆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作品。唐卡之都畫院院長次仁羅布表示,相較于前幾屆,今年參加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的唐卡作品更加優(yōu)秀,從線條勾勒到結構比例,到色彩調配,再到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技藝精湛,細致到位,而且這樣的作品不在少數。截至評選結束都仍有許多參展商想參加此次唐卡藝術節(jié)精品展?!皣覍μ瓶ㄋ囆g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畫師們都備受鼓舞,不斷涌現出優(yōu)秀的畫師和作品。”次仁羅布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將展出由拉薩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的7名學生共同完成的巨型刺繡唐卡。次仁羅布介紹:“歷時半年多,學生們通過一針一線完成了這幅巨作,而且也選用了名貴的布料和珍珠、寶石作為原材料,可以說是今年唐卡展的亮點之一?!贝送?,另外一幅由20名學生共同完成的巨型刺繡唐卡將亮相中國國際唐卡藝術節(jié)-國際交易展。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