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拉薩訊(記者 索朗旺堆 尼瑪次仁)擦擦是梵語諧音,是來自古代印度及中亞中部和北部方言中的詞匯。作為西藏文化的載體,“擦擦”沒有繪畫那樣的輝煌,也沒有雕塑那樣的龐然,它只是簡單用泥土脫制的各種小泥佛、小佛塔,大多時候只能與山石湖泊為伴。
位于拉薩市奪底鄉(xiāng)政府附近的擦擦文化展覽館是喜歡藏文化的朋友們必須去參觀的地方,同樣是節(jié)假日期間可以帶著您的家人體驗擦擦文化的最佳選地。
擦擦文化展覽館隸屬于拉薩功德泥塑文化藝術發(fā)展有限公司旗下,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前身是功德泥塑農牧民專業(yè)合作社,原址在奪底鄉(xiāng)維巴村,該公司是制作、研發(fā)和銷售為一體的擦擦民族手工藝和文化體驗公司。
今年49歲的尼瑪杰布,來自日喀則夏魯寺附近的村莊,是擦擦文化展覽館的負責人之一,他29歲時拜益西西繞為師,開始學習泥塑工藝,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次比賽中他的很多泥塑作品獲得了很多榮譽。2017年他獲得了西藏自治區(qū)工藝美術大師的榮譽稱號,現在他有13名徒弟。
據悉,該展覽館內藏有不同時期的擦擦19500余件,種類有2500余種,收藏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擦擦,這些擦擦能夠深刻反映出歷史、宗教、傳統(tǒng)與藝術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據介紹,擦擦常見的種類有泥擦、骨擦、布擦、藥擦和恰擦。泥擦一般用膠泥脫模印制而成。骨擦是將人過世后留下的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分摻入骨灰得名。布擦常放于金、銀靈塔塔瓶之內,高僧活佛圓寂后,在塔藏之前,須將大師法體用鹽巴、藏紅花等珍貴藥品進行脫水處理,在脫水過程中留下的體液于粘土混合制成的擦擦。恰擦是由高僧大德親手印制并加持的擦擦,也稱作“名擦”。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