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評論》22日發(fā)布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在2023年發(fā)表的氣候變化研究論文數量超過了美國,并在次年擴大了領先優(yōu)勢。這一趨勢凸顯了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持續(xù)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卻在逐漸退出這一領域。
《日經亞洲評論》文章截圖
文章指出,《日經新聞》分析了荷蘭出版商愛思唯爾旗下的Scopus國際研究文獻數據庫中約65萬篇以“氣候變化”為關鍵詞的論文。這些論文的時間跨度從1992年至2024年。
文章說,2023年,中國研究機構發(fā)表了約1.4萬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而美國機構的論文數量為1.3萬篇。2024年,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當年全球發(fā)表的7.7萬篇氣候相關論文中,中國貢獻了約1.7萬篇,而美國的論文數量僅為1.4萬篇左右。
《日經亞洲評論》文章截圖
與此同時,2024年,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最活躍的10家機構中,中國占據了8席。中國科學院以約4000篇論文穩(wěn)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中國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大學。
文章表示,中國氣候變化研究論文在其他文獻中的引用次數也在顯著增加——這是研究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從2004年到2024年,每年被引用次數最多的1000篇論文中,中國在2022年超越美國,占據了領先地位。
《日經亞洲評論》文章截圖
文章援引東京大學教授兼氣候變化專家江森清太的觀點指出,中國的研究能力在各個領域都呈現出強勁的上升勢頭,其在氣候變化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也將持續(xù)擴大。
文章注意到,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低碳轉型。根據日本經濟產業(yè)省等部門的數據,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中占比高達55%,其中歐洲和亞洲市場的份額顯著增長。2023年,中國太陽能和風能發(fā)電量在全國總發(fā)電量中的占比已達到50%。
文章說,與此同時,美國正在逐漸放棄其作為氣候變化研究主要貢獻者的角色。特朗普政府力推的2026財年預算法案將大幅削減從事該領域研究機構的經費。美國政府還禁止其專家參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評估工作,這將進一步削弱美國在該領域的影響力。
編譯丨李琳
簽審丨魏郁
監(jiān)制丨鄒浩宇
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xié)議丨 廣告服務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建立鏡像
制作單位: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850000
備案號: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藏)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